患难与共的成语故事


患难与共

拼音huàn nàn yǔ gòng

基本解释患难:危险艰苦的环境;与共:在一起。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。
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为人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乐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患难与共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患难与共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用心竭力 明·无名氏《破天阵》:“如今圣人招贤纳士,豁达大度,正用你股肱之臣,则要你用心竭力也。”
自怨自艾 先秦 孟轲《孟子 万章上》:“太甲悔过,自怨自艾,于桐处仁迁义。”
穷家富路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23回:“再者银子虽多,贤弟只管拿去。俗语说得好:‘穷家富路。’”
举重若轻 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》:“坡诗不尚雄杰一派,其绝人处,在乎议论英爽,笔锋精锐,举重若轻,读之似不甚用力,而力已透十分。”
正身明法 《晋书 元帝纪》:“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,正身明法,抑齐豪强,存恤孤独,隐实户口,劝课农桑。”
视微知着
肝胆欲碎
仁义道德 唐·韩愈《原道》:“后之人,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,孰从而听之。”
目不转睛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
时至运来 南朝 宋 颜延之《大筮箴》:“时至运来,当在三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