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
诗文 >
陈衡恪的诗 >
疏影 秋莲词人诣孤山观梅,词以纪之,予不得同游,次韵寄意
疏影 秋莲词人诣孤山观梅,词以纪之,予不得同游,次韵寄意
[近现代]:陈衡恪
西泠旧碧。引澹影缥缈,扶上双屐。十里疏花,天末遥看,眉边暗惹香泽。
春风欲透琼肌软,似未惜、波寒江国。想夜来、雪意凄然,梦入水沉亭北。
还问逋仙甚处,冷虹细蘸水,愁荡歌力。玉佩无声,鹤语盘空,那管飞鸥来历。
苍茫目断扁舟路,恨不共、石湖吟笔。倚半床、斜月黄昏,起初满怀云阔。
西泠舊碧。引澹影缥缈,扶上雙屐。十裡疏花,天末遙看,眉邊暗惹香澤。
春風欲透瓊肌軟,似未惜、波寒江國。想夜來、雪意凄然,夢入水沉亭北。
還問逋仙甚處,冷虹細蘸水,愁蕩歌力。玉佩無聲,鶴語盤空,那管飛鷗來曆。
蒼茫目斷扁舟路,恨不共、石湖吟筆。倚半床、斜月黃昏,起初滿懷雲闊。
唐代·陈衡恪的简介
陈衡恪(1876.3.12—1923.9.17),又名陈师曾,号朽道人、槐堂,江西义宁人(今江西省修水县),著名美术家、艺术教育家。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,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,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。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,1909年回国,任江西教育司长。从1911年2月至1913年4月,他受南通张謇之邀,至通州师范学校任教,专授博物课程。1913年又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,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。先后兼任女子高等师范学校、北京高等师范学校、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。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,不幸染病逝世,终年仅47岁。
...〔
► 陈衡恪的诗(23篇) 〕
清代:
许传霈
韶华容易水东流,赖有回澜枕石头。同是溪山无尽意,苍苍松荫好贻谋。
韶華容易水東流,賴有回瀾枕石頭。同是溪山無盡意,蒼蒼松蔭好贻謀。
元代:
赵孟頫
胄子何多士,明公特妙年。诗书师法在,簪绂相门传。
曳履星辰上,分光日月边。帝心知俊彦,群望属英贤。
胄子何多士,明公特妙年。詩書師法在,簪绂相門傳。
曳履星辰上,分光日月邊。帝心知俊彥,群望屬英賢。
:
戴梓
瓜藤墙外接陂陀,薜荔为居面碧波。一卷正当风里读,蓼花秋浦下渔歌。
瓜藤牆外接陂陀,薜荔為居面碧波。一卷正當風裡讀,蓼花秋浦下漁歌。
唐代:
孟郊
地上春色生,眼前诗彩明。手携片宝月,言是高僧名。
溪转万曲心,水流千里声。飞鸣向谁去,江鸿弟与兄。
地上春色生,眼前詩彩明。手攜片寶月,言是高僧名。
溪轉萬曲心,水流千裡聲。飛鳴向誰去,江鴻弟與兄。
宋代:
韦骧
引髭聊试颇安然,正好凭依学坐禅。儿女环观齐指笑,朱颜犹未怯双莲。
引髭聊試頗安然,正好憑依學坐禅。兒女環觀齊指笑,朱顔猶未怯雙蓮。